一、卡片盒筆記的故事
20世紀時,有位德國學者尼古拉斯●魯曼在一生中出版了70本書及400篇論文,橫跨眾多領域,筆記方式是將筆記寫在一張張的卡片上,並於每張卡片上編號後放入一格格的櫃子中。
後來2017年時另一位德國學者申克●艾倫斯,將前者的筆記方式整理並出版全英文的「卡片盒筆記」書籍,開始引起大家的討論,並驅使更多的人使用此筆記方法,但據說書中主要在說使用此方法的優勢,
而這本書籍是朱騏作者自己將此筆記方法應用後,直接讓大家可以更了解實際的作業方式。
二、卡片盒筆記的優勢
讓分散的想法內容,快速轉變為一篇文章
並不斷在原本內容上,可以累績更深的內容
三、如何使用卡片盒筆記法?
1. 先理解「筆記」與「卡片」的差異
筆記:將別人的話或文字,照抄下來
卡片:寫下自己的想法及延伸思考內容
2. 卡片盒筆記3步驟
(1)寫卡片:寫下想到的想法
(2)存卡片:將相同類型的想法,放到適合的編號中
(3)用卡片:將相同類型的想法,串聯成一篇文章
四、何時可以使用卡片盒筆記法?
以前年代用紙筆,但現在可以將此方式數位化
當你需要紀錄任何事情時,都可以使用此方法
一個頁面就是一張卡片,還有雙向連結、搜尋等便利的方式
讓你在不同的資料中看到相似的卻不同觀點的內容時,可以快速知道相關的內容
五、自己使用後的想法
1. 筆記可以更有關聯性
以前自己記錄了一些想法,但東記一個、西記一個
常常會忘記自己曾記錄過什麼,都還要翻找搜尋
但用這筆記法後,可以更清楚的知道某個想法在哪,又有什麼相關的想法
2. 想法不只是記錄,還能變化後應用
以前總覺得記錄下想法後,似乎就不會再用到
下次遇到相同問題時,可能已經又有不同的想法了
但若是藉由卡片盒筆記法,就可以將相關聯的想法組在一起
從而去進行更深入、更寬闊的探討
也可以記錄自己所有想法變動的內容,感受自己的心歷路程